去年,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广东代表团137名代表领衔提出512件建议,重点聚焦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产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又是一年全国两会时,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们提出的这些建议办理情况如何?近日,省人大常委会通报了相关情况。
建议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答复
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各行业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此,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电子技术研究院系统工程师杨青春等11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杨青春等代表在建议中指出,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和学生规模在稳步增长,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育部答复称,将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如: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深入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推动校企开展协同攻关,实施好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鼓励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严格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打造高水平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完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机制,完善兼职教师聘用、职称认定等方面标准,鼓励职业学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等兼职任教,促进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相互流动,实现职教师资在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上的同步提升;继续夯实以校赛为基础、省赛为主体、国赛为示范、世校赛为牵引,上下衔接、内外贯通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全面推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建议
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
答复
进一步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制度化设计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一名扎根基层20余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连续多年关注居民的养老问题。在区燕明看来,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医疗护理、社区服务等方面存在着不足。
为此,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关于持续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助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监管评估等8个方面提出建议,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周到的养老服务,让辖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民政部答复称,针对绝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养老的实际,近年来,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在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支持、扩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要素保障上持续用力,积极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目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还存在一些堵点难点问题,集中体现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场地保障、专业机构培育、护理人员培养、扶持政策落地等方面。
下一步,民政部门将结合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就近养老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制度化设计、体系化建设,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如:强化居家养老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构建城市地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同时,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重点发展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志愿互助等服务,加强老年餐桌、互助幸福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平台和网络建设,为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社会提供支持。此外,还将通过盘活养老机构存量、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加强综合监管等,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建议
在乡村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
答复
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其中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自2021年起,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袁玉宇,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与乡村振兴教育振兴工作,在韶关遥田镇、清远大麦山镇推进了乡村振兴奖学奖教项目,对偏远山区优秀师生进行奖励,激励教学动力和推进教育水平。
在推进乡村振兴奖学奖教项目过程中,通过系列调研与座谈,袁玉宇了解到,在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因留守儿童众多,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突出问题,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更长远的行为和人格建立。
他建议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在乡村教育实施,以弥补部分乡村地区家庭教育薄弱的客观问题,提升乡村地区家庭教育质量,并提出了加大产业在当地的建设和扶持,方便孩子家长就近就业;强化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制定符合乡村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建立家庭教育评估机制,以及家庭教育咨询平台,加快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等举措。
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袁玉宇代表对加强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问题提得准,建议提得实,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各地各校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有关要求,切实增强协同育人合力,支持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提高家庭教育实施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全国妇联也答复称,将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开发更多优质家庭教育课程,搭建线上线下公益性服务平台,推动社区家长学校和学校家长学校融合发展,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好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建议
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顶层设计
答复
加强规划布局,完善标准,推动国际化进程
充电基础设施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对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制造部助理工程师郭会琴等3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顶层设计,包括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布局、完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标准、加强充电设备质量安全管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统一标准等。
国家能源局在答复中表示,近年来,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已相继印发多项政策及指导意见。截至答复时,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建成充电桩超2万个,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已累计建成充电桩992.4万台,总体车桩比达到2.4:1,形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落实,指导各地优先利用存量停车场等土地资源,加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深入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充电网络,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更好服务公众便捷出行。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充电桩产品质置安全水平,逐步推动充电桩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范围,加强市场准入管理,避免存在电气安全风险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国际化,让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走出去,由跟随逐步走向引领,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